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首頁 > 今日要聞 > 正文 >

為黃河安瀾筑屏障 河南建成逾500公里標準化堤防

  • 2022年08月30日 06:5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王宇

  中新網鄭州8月29日電(記者 劉鵬)黃河寧,天下平。千年治黃主戰(zhàn)場的河南,為力保黃河長治久安,境內已建成501公里的標準化堤防,為黃河安瀾構筑了更加堅實的屏障。

  “河南把確保黃河安瀾作為頭等大事!28日舉行的中共河南省委“中國這十年·河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上,河南省政府省長王凱介紹該省加強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情況時如是說。

  黃河作為世界上最為復雜難治的河流,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的說法,而河南正處在黃河“豆腐腰”的位置。故而黃河之險、險在河南,黃河治理、要在河南。

  近年來,河南在守護母親河、聚焦生態(tài)河、依托文明河、打造數字河、建設幸福河上持續(xù)發(fā)力,推進黃河河南段堤防建設、河道整治、灘區(qū)治理、生態(tài)廊道建設等,建成了501公里的標準化堤防、98處控導工程,總投資407.8億元的黃河灘區(qū)居民安置區(qū)全部建成投用,30萬灘區(qū)群眾目前全部搬入新房,圓了“安居夢”。

  王凱介紹,去年,黃河遭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秋汛,歷時長、流量大、水位高,干流出現3次編號洪水,花園口斷面4800立方米/秒量級洪峰持續(xù)了24天。面對嚴峻挑戰(zhàn),河南組織1.5萬名干部群眾巡堤查險,經歷了55天的日夜奮戰(zhàn),搶護各類險情2439次,最終奪取了黃河秋汛洪水防御的全面勝利。

  九曲黃河萬里沙,一直以來,黃河“體弱多病”,最大的問題就是生態(tài)脆弱。王凱說,河南把改善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作為關鍵任務,提出了中游“治山”、下游“治灘”、受水區(qū)“織網”的保護治理思路。

  如在黃河中游,河南深入推進礦山綜合整治和生態(tài)修復,讓8.6萬畝歷史遺留礦山披上了“綠衣”,昔日滿目瘡痍的小秦嶺已成為全省特有動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區(qū)域;在黃河下游,河南大力治理灘區(qū)面源污染和支流水污染,把46.9萬畝濕地納入保護范疇,推動流域內35個國考斷面全部達標,目前從河南流出的黃河水都是Ⅱ類;在受水區(qū),河南加快構建平原生態(tài)綠網,近三年來共完成造林503.6萬畝,森林撫育577.5萬畝,黃河正在成為中原大地的“綠色飄帶”。

  不僅如此,河南堅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剛性約束,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滴黃河水。近年在黃河兩岸實施了122個大中型灌區(qū)節(jié)水改造項目,把1952萬畝高標準農田升級為高效節(jié)水灌溉田,每年可節(jié)水1億多立方米,實現了用更少的水產更多的糧。

  “去年全省人均綜合用水量比2019年下降了8.5%,萬元GDP用水量由44.3立方米下降至37.9立方米,節(jié)約用水已經成為河南上上下下的共識!蓖鮿P說。(完)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